杨蓉平离开之前,倒是给了张恪一个好消息。过去三个月里联通的CDMA只增加了不到30万的用户,总公司开始考虑转变市场策略,升级网络的方案也再一次被提上了议程。不过杨蓉平也很奇怪张恪对小灵通和TD-SCDMA的选择,只是他已经对张恪的市场嗅觉已经有了信心,最担心的反而是联通没有看到机会。张恪没有办法向他解释他期望通过推动TD-SCDMA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准和整个3G产业链的发展,于是他只能用门票理论来解释。

“小灵通呢,算是爱达进入这个领域的一张门票,只要电信和网通拿不到移动网的牌照,小灵通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就会有一定的市场。”张恪笑着说:“联通可千万要顶住压力啊。不到站稳脚跟的时候不能再放他们进来。而3G时代到来至少还有3-5年的时间,这5年是爱达锻炼队伍,积累技术的好机会,华为和中兴跟在欧美巨头后面搞工程创新,这无可厚非,毕竟我们底子薄,但是爱达期望能在核心技术上有突破,所以我们只有选择TD。比起跟踪WCDMA技术然后通过小修小补,更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竞争,选择TD-SCDMA进入这个市场也是个稳健的选择,回报未必很高,但是只要国家有决心搞自己的标准,爱达的这一番努力一定不会白费。在3G时代拿到这一张门票,到4G时代爱达就可以大展手脚。”

和杨蓉平见过面,张恪又去陆新华家拜访了一次。陆新华是陆健的父亲,陆健在建邺搞房地产受张恪的照顾不少,所以两边关系不错。锦湖下一步要在注重海外拓展,自然免不了要依靠当地的华商的人脉来打开局面,作为统-战部的副部长陆新华手里有很多锦湖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张恪的拜访也是未雨绸缪的意思。

拜访过陆新华,张恪就要回建邺了。临行前张恪接到了刘伟的电话,电话里刘伟邀请张恪参加下个月国务院发展中心的内部研讨会,特别希望张恪能讲一讲对财团的分析。张恪笑着说:“刘主任,这方面还是请崔国恒教授过去讲吧,我对理论的东西不擅长,崔教授才是我们研究院的主持人。”

刘伟低声说:“总理也会参加这次研讨会,会后希望能和你谈谈。”

张恪心脏不由得加快了跳动,赵济东在之后的岁月中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人物。没有人能否认他大刀阔斧的改革奠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但是也社会上也从来不缺乏对他的政策所造成的新三座大山的怨气。在张恪的眼里,他的政策调整迅猛,有效,但是不免有失缜密,而且对那些要承受阵痛的人来说有失公平。

作为一个后来者,张恪对不少政策有着不同的意见,更让他担心的是只有赵济东才有魄力对一些基本的政策进行修正,他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锦湖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趣阁只为原作者瘫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瘫痪并收藏锦湖帝国最新章节欠大家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