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救张真敏命的人名叫黄南瓜,绰号“撑船人”,许家镇人氏,家里祖宗世代靠撑船度日,兼捕鱼捉虾,聊以生计。

许家河南北两边未建桥梁时,黄家祖孙除捉鱼、抓蟹外,还作为两岸人们往来摆渡的船户,不管刮风下雨,冰天雪地,春夏秋冬,只要有人过河,黄氏家里人即使手捧饭碗吃着,也放下碗筷,将人运送过河。有时,天寒地冻,村人过河求医,黄氏会从热被窝里钻出,冒着刺骨寒风,撑船摆渡。所以,人们把黄氏家里人,当成“活菩萨”,除了说好话外,还给点小钱。黄家尽管生活拮据,日子还能打发过去。

到了黄南瓜这一代,虽然有造桥意向,但迟迟未动工。所以,黄南瓜仍像他的祖辈一样生在船舱口里。他出生那天,其父送一位重病人过河治病,多亏及时过河,病人得救,病好后,给黄南瓜家送去一个足有三十多斤重的既大又熟南瓜。在船舱坐月的产妇看见人家送的南瓜,又见新生儿子胖墩墩、黑黝黝的样子,指望他长大以后给人们多做好事,积些阴德。于是,给丈夫出主意,要求儿子取名“南瓜”,意即南国之瓜,救人之瓜。

在船上长大的黄南瓜,从小爱玩水,水性相当过人。长期船上生活,养成船民习气,便是尿尿,也跪着放泡,偶尔到岸上,也像在船上那样跪着小便,经常被人取笑,黄南瓜全不顾忌,反而觉得与众不同。

黄南瓜身上流动着他父亲的血液,脾气倔强,助弱制强,为人忠厚,待人诚实,心地犹如许河水那样一尘不染,透明清澈。他长到十岁,开始替家中大人摆渡,船竿在手,船很驯服,从未出事,倒是救活几位落水之人,消息传开,周围村舍百姓无不称奇。长到十二岁那年,父母才想起送子上学念书。上学后,在班里个子最高,岁数最大,斤两最重,除了两个拳头如同铁锤那样坚硬外,其他方面都表现弱智,学习成绩全校最差,每次考试,考分挂红灯,能卡茅坑边,得到六十分,上上大吉了。已到十八岁,小学还没毕业,因两次溜级,所以连小学毕业文凭都没捞到。不管怎么说,在黄家几代人中,他上学时间最长了,算得上知识分子了。

他父亲望子成龙心切,经常提着煤油灯,坐在船舱里陪读,长了不少知识。因为黄南瓜家父子俩在周围有好口碑。他的父亲被公社破格招收录用,吃上“皇粮”,从扫地、挑水、刷碗跳到森林管理员,成为国家正式干部,由于他对领导敬重有加,很受上司器重,没几年晋升为公社副主任。

那时,黄南瓜参军,犹如给他父亲政治上锦上添花,官星高照,不到半年,当上公社主任。(本章节由网网友上传)

父子俩脱离船上生活,但船上习气难改,正如老木匠,出手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突破底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趣阁只为原作者苦行僧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苦行僧也并收藏突破底线最新章节第九章(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