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堡,

为了节省运输成本,郑锦最终还是将铁匠坊直接搬到了永宁堡的铁矿附近,并将铁匠坊升为了永宁钢铁厂,厂房面积、工人、设备等都经行了更新换代。

一切现代工业的基础是钢铁生产,只要炼出好钢好铁来,郑锦接下来的诸多计划,才能提上日程,不然想都没法去想。

说起;钢铁;一词,人的第一反应会觉得这似乎是一个很现代的东西,

但其实中国早在春秋晚期,便开始炼铁炼钢了,而到了战国,铁制兵器便基本取代了青铜兵器,其中也出现了大量精致的钢制兵器。

几千年的炼钢历史积淀下来,到了明朝,更是处在一个新的高度上。

郑锦想要开展他的大炼钢铁计划,但那艘渔船上并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资料,只是简单的介绍了各种炼钢法以及生铁、熟铁、钢的区别。

这三者的区别,其实就是碳含量的不同,

含碳量超过2%的铁是生铁,含碳量低于0.05的铁叫熟铁(或称纯铁、锻铁),而含碳量在0.05至2%之间的铁,便是钢了。

所以炼钢铁的过程,说白了其实就是控制铁矿石中碳含量的过程。

郑锦虽然没有从他那艘渔船中找到炼钢的详细资料,但现在还是顺利的把钢铁厂搭建起来了,

因为他要找的那些资料,《天工开物》上面就有,还图文并茂的,每一个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

而且《天工开物》里的钢铁冶炼流程,已经达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

书上的介绍,是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而成为熟铁。

这种连续生产的工艺,已初具组合化生产的系统思想,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能耗。

简单来说,传统的炼铁法,只能炼出生铁然后再将生铁锻打脱碳,又或者用熟铁入炉加温渗碳炼成钢(即灌钢法),这就必然需要两次加热。

然而在明朝,中国发明出的炒钢法,不需要冷却再次加热即可生产出钢材来,降低了燃料消耗,并大幅增加了产量。

《天工开物》里面描述的炒铁炉,实际上就是欧洲要到十八世纪下半叶才发明的搅炼炉,

两者的差别在于欧洲的搅炼炉,通常使用熟铁棒或钢铁棒搅炼,以烧去生铁中的碳,最后得到低碳熟铁。

而中国则是使用柳木棍搅拌,搅拌的同时也会逐渐烧去柳木棍,这可以往生铁混入碳,或者说降低生铁去碳的速度,

借着这个步骤,熟练的炒铁手比较容易控制成份,可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老爹是郑成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趣阁只为原作者比目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比目鱼并收藏我老爹是郑成功最新章节第241章 龙江船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