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后,万礼同他的兄弟们不甘受外族统治,在据守诏安二都时,积极同反清复明力量联合,奉南明政权的正朔,以抗御清朝。

1648年11月9日,万礼率领义军,同反清义士、南明遗臣卢若腾和邱建会联合进攻漳浦县城,杀死清军参将陆大勋。

随后,卢若腾便投入郑成功麾下,万礼亦于1650年5月,由施琅引荐,带领两千多名义军投奔郑成功。

郑成功开始对万礼并不十分重用,只安排在左先锋施郎的后营任职。

直到1651年正月,郑成功才任命万礼为戎旗镇亲随协将,

这年三月初十日,郑成功命令攻打广东大星所(在惠阳沿海),派万礼只领三百名兵士截击由惠州方面来的数千清军援兵。

这在当时许多人看来,无疑跟飞蛾扑火一般,肯定是有去无回的了。

但万礼把部队埋伏于龙盘岭,当惠州来援的清军经过时,让他们先过一半,而后从中截击,使清军首尾不能相顾,

万礼一直冲杀在前,奋不顾身,将士皆勇不可当,竟将那支十倍于己的清军援兵杀得大败!

从此,万礼屡立战功,郑成功刮目相看,先提拔为前冲镇,又擢为后都督,与赫文兴,王秀奇、黄廷、甘辉并称为郑军的五虎猛将。

历史上的郑成功第一次北伐,初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攻下了多座城池,

但后来清军乘着郑军北上之际,调集了大量兵力,一举将闽安镇攻占了,

郑成功见此,担心厦、金二岛的安危,只好又匆匆领兵撤了回去,

至于好不容易攻占来的那些地盘,也只能拱手相让了,

虽然撤离的时候郑军还带走缴获来的大量钱财、粮秣,也不算太亏,但这在郑锦看来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自郑成功举旗反清以来,曾一度坐拥数个州府,但最后都没能守住,撤离前往往会大肆搜刮一番,不留任何东西给清军,

这在战争年代实属正常,但其实是很败民望的。

比如1654年刘国轩献漳州城后,郑军一度席卷了漳、泉二府,

但济度领兵南下后,漳、泉两地的大部分城池都被郑成功主动弃守了,

而为了避免清军凭城固守和加强己方防务,郑成功下令诸将于征饷后拆毁漳、泉二府属邑的城墙和房屋,

所得砖石木料用于建造和加固金门、厦门诸岛和滨海的海澄县城垣及营房。

况且郑军收复漳、泉二府属县不到一年,漳州府属派饷银多达一百零八万两,泉州属县也达七十五万两,所收的税不可谓不重,

再加上撤退时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老爹是郑成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趣阁只为原作者比目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比目鱼并收藏我老爹是郑成功最新章节第241章 龙江船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