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十,闽安镇硝烟弥漫,旌旗飘动,

蚂蚁般密集的包衣挥汗如雨,叫着号子卖力的推动着盾车前进,后面更多的包衣将那些坑洞、壕沟填满,

他们已经填平了前面数十步的坑洞,但收兵的信号还没响起。

昨天上午清军发起试探性进攻后,先是休整了一下午,兵马调动频频,

到了第二天,清军开始有了较大的动作,

李率泰似乎还是选了闽安旧南城作为突破方向,但要想攻打南城城寨,首先便要将外面那些坑洞、壕沟填上,否则根本没法进军,

于是清军这次一下驱使了六七千包衣、奴隶,配合着盾车、火炮的掩护,开始背土填沟,

双方的野战炮互相轰击,黑色的铁球带着尖啸将一个个盾车打得粉碎,无数包衣在炮击中血肉横飞,

但这依然无法阻挡那些包衣、奴隶的步步靠近,督战的清兵逼迫他们向前,毫不手软的将退缩的包衣、奴隶射杀。

铛铛铛!

一阵鸣金声响起,清军开始如潮水般撤退,进攻暂歇,

乘着这时间,郑锦走下观战之地,到这边巡视,看防御上有没有需要查漏补缺。

余程在城墙指挥作战,刘国轩在第一道土墙防线,二人是这两天直面清军的主将,此时都是心中大定,

之前郑锦大费周章的修建各种防御工事时,弄得军中怨气不少,

但现在看来,那些防御工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每一步推进,都要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都打起精神来!鞑子接下来可能会动真格的了!

郑锦与众人说着,走上了城墙,

城墙一个个突出的马面,让他觉得十分的顺眼,

棱堡都是凹面外形,几乎没有死角,让守方取得很大优势。

而这种马面,则能增加侧面火力,使得城下的死角大大减小,总体上仍是凸面的旧式防御。

因为时间有限,多个马面的城墙只需依托于闽安南城寨的旧城墙,经行改进便可以了,省事不少。

其实西方的棱堡修筑方法,明代时也传到了中国,徐光启就曾建议在京师和蓟镇修建三角三层的空心敌台,第一次有了锐角防线的概念,

后来孙元化学习到的更详细,他写的《铳台图说》中,明确提出修建锐角防线,

他所形容的形如长爪,以自相救,就是多个锐角形成的棱堡外墙形状,

不过后来虽然他被派到宁远,协助袁崇焕修建城防,但辽镇的腐朽风气让这些改进无法实现。

而孙元化的铳台也不是自行研究得来,都是来自欧洲传教士,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老爹是郑成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趣阁只为原作者比目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比目鱼并收藏我老爹是郑成功最新章节第241章 龙江船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