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改进火枪的事后,郑锦又下令让兵工厂以后的火炮生产,全部都由铜改为铁铸造,

这时的火炮,很多都是用青铜制作的,不但制作方便,性能还比铁炮好。

实际上,19世纪以前,包含东亚与欧洲,大部分的火炮,特别是陆军火炮都是铜铸的,青铜或者黄铜,特别是追求性能的大口径火炮更是如此。

唯一的问题是,受限于铜的产量与价格,铜炮的价格是铁炮的五倍。

铁炮实在太便宜了,省钱!

这就是几百年下来,东西方各国无不极力发展铸铁技术与制作铁炮的主要原因。

正因钱的关系,郑锦让枪炮所发展的自然是铁炮,而且是唯一铁炮,不考虑任何铜炮方案,铜胎铁芯也不行!

此外,军中的冷兵器,如钢刀、铁矛、锁子甲等,也都保持一定规模的生产量,毕竟在某些情况下,冷兵器的作用或许比火器更具杀伤性。

但如此一来,无疑导致了东宁州的钢铁需求量暴增,

有了琼州岛这座聚宝盆,铁矿倒是不怎么缺,但要想大炼钢铁,除了铁矿石外,还需要大量煤炭,

而无论琼州府,还是东宁州,发现的煤矿要么储量不大,要么就是煤化程度最低的劣质褐煤,

这令郑锦一时大为苦恼,

寻找优质煤矿,确实是一件关乎根本的大事!

事实上,自中世纪以来,中国的火炮技术的发展逐渐落后,有两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中国储藏铁矿石与煤炭的磷与硫含量都比较高,

因此炼出的铸铁相对较脆,作为火炮的性能往往比较差,

要不就是比较容易炸膛,要不就是要用较厚的管壁厚度与较大的重量。

实际上,这曾被称为明代;中国冶金技术的倒退。

中国自古以来采用木炭炼铁,

虽然在宋明之后改采煤炭炼铁,属于最先使用煤炭炼铁的国家,

但其实其本质原因并不是技术的进步,而是由于北方林业资源日益枯竭,木炭的供应无法保证,只能大量采用煤炭炼铁。

在中国的高磷高硫含量的煤炭影响下,就造成了铁产品质量的急剧恶化。

在枪炮方面,含硫太多的铁管容易炸裂,无法保证射手的安全,使得将领也对火器长期不待见,

这也是中国火炮铸造技术逐渐落后西方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在刀剑铠甲方面,唐朝的唐刀打造技术没有流传下来,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曾有人说唐刀技术是因为胡人屠杀而失传,最后仅在日本流传。这种说法虽不是没有道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我老爹是郑成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趣阁只为原作者比目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比目鱼并收藏我老爹是郑成功最新章节第241章 龙江船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