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北宋的吏治,确实是有些离谱。

其实在地方上管事的,多半都是吏,甚至许多决策上面,吏还具有决定权,官员天天都知道吃喝玩乐,那张斐的大舅哥许凌霄也属于这部分官员。

许凌霄就好诗词文章,处理公务并不擅长,是远不如许止倩。

在这个制度下,的确不太可能出现节度使之类的官员。

其实这也没啥不好的,谁管不是管,在许多细节上,吏比官员靠谱的多,但是关键就在于,吏是没有俸禄的,他们只能拿到一些补贴,当然,官员自己聘请的吏,就自己发钱,那就得看官员的财力,跟着韩琦混,那必然是吃香的喝辣的。

这两点结合在一起,问题就大条了。

这一方面有权,但另一方面又没钱。

结果不言而喻。

百姓找官府干点什么事,那不得塞点钱。

导致一般情况下,百姓也不愿意去官衙求助。

这一点要不改的话,就是再好的法令,也没有任何意义。

但余达说得也很对,那些吏也没有办法,不捞钱,怎么去维持生计。

对此朝廷心里其实也有数,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一说一,这时期的北宋官员贪污的确实比较少,但是污吏却是多不胜数,远胜于唐朝。

在历史上王安石颁布募役法时,中间还藏有一条不太起眼法令,就是“仓法”。

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将吏纳入国家俸禄体系。

然后,王安石才开始整顿吏治的。

王安石虽然不及司马光谨慎,但也仅限于细节,在关键问题上,王安石考虑的非常清楚,要整顿吏治,就先得给人家发工资。

不给俸禄,又要整治污吏,那纯属是在耍流氓,人家也不会干啊。

但是由于警察的出现,导致王安石并没有急于推出仓法,而是希望利用警察的整个系统,来推行仓法。

警察取得空前的成功,是深入人心。

将吏划入警察系统,能够很快的得到百姓的认同。

......

相比起王安石、司马光他们,张斐心中非常缺乏那种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胸怀,他本就是一个实习律师,奔得就是小康生活,压根就不具备这种胸怀。

虽然来到北宋之后,这种思想开始在心里萌芽,但跟现在的文人还是没得比。

可话说回来,他的职业精神也是王安石、司马光所不具备的。

既然要发展民户等级评估的业务,那他一定会认真去做,绝不会敷衍了事。

而且,王安石如果不能推广新法,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北宋**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趣阁只为原作者南希北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希北庆并收藏北宋**官最新章节第四百五十一章 直接挑战地狱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