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伏尔加河一直往回走,二人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纳入思绪当中。

回到圣彼得堡大学之后,玛利亚便经常往斯托雷平的办公室而去。

商讨的,正是如何对俄国农业进行改革。

摆在二人面前的是浓度很高的茶和咖啡,桌案上还摆放着些许零食。

每当讨论起来,二人都是通过各自观点和想法,进行表达和陈述。

陈述之后,便又是长久的沉思。

最后,二人得出了一个共同总结点。

“首先,俄国需要将农业生产量提升上去,这不单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更是为了防止国外随时发生的战争危机。”

喝了一大口浓茶后,玛利亚便接着补充道。

“农地需要集中起来,大规模耕种,需要重新分配土地。”

对于她的建议,斯托雷平表达了赞同。

改革不单是要针对国内,更是要时刻提防着国际情况。

如今的国际情况十分紧张,暗潮涌流,不可不防。

特别是奥匈帝国内部的矛盾越演越烈,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俄国不可能独善其身。

所以,必须加快步伐。

将工业和农业都大幅度提升上去。

这是一个极为严苛的要求,没有几十年时间都很难发展得起来。

因此,斯托雷平提出了一个想法。

“我们需要破而后立。”

“如何破?”玛利亚双眼一亮,立即追问道。

“将整个国家的运行模式都破坏掉,然后以新的模式进行经营。”

说完后,斯托雷平又突然间陷入长久的沉默。

这已经是最常见的沉默,每逢提出建议,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计算。

俄国的领土面积很大,人口众多,而且内部民族多且杂乱,民族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所以,改革的每一步行动,都必然会伤害某一方利益。

沉思熟虑是必不可缺的。

“殿下,您听说过马尔萨斯这个人吗?”

长久的沉默过后,斯托雷平突然间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尽管不明白这位教授为什么会说出这么一个人名,但玛利亚还是知道这一号人物。

但凡进行过系统式经济学学习的人知道马尔萨斯定律,也因为这条定律从而知道他本人。

可是,为什么要提这么一号人物?

似是看出玛利亚的疑惑,斯托雷平抚了抚自己的小胡子,笑道。

“马尔萨斯定律殿下也应该看过吧。”

玛利亚点了点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红色玛利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趣阁只为原作者符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符华并收藏红色玛利亚最新章节136.没有国家信仰的士兵,只会是潜在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