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齐,就由你来代替主薄一职。”

高澄轻描澹写的一句话,却让张师齐的内心掀起惊涛骇浪。

他难掩激动,叩首谢恩道:

“仆,叩谢大将军赏识。”

张师齐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若非高澄的赏识,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不配拥有姓名的卑微小吏。

他凭本事去阿谀奉承,一路走到现在,写下许多违心话,终于跻身幕府高层。

高澄勉励道:

“起来吧,往后更需用心任事。”

张师齐一口应下:

“蒙大将军提携,仆又怎敢不尽心竭力。”

升张师齐为大将军府主薄,只不过是高澄犒赏他多年辛苦,但本职工作还是要放在记录自己言行之上。

毕竟能为后世培养一位优秀的史学家,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将来还要靠他去修魏史。

安排好幕府职位调动,高澄又与亲信们就官制改革一事,继续深入讨论,直至天色将黑,众人才离开中书省府衙。

高澄回到渤海王府用过晚膳,没有急着享受温柔,而是命人将封述招来。

太昌三年(534年)时,高澄整顿贪腐,给予御史台不以言获罪的权力,封述作为一名御史,却在风口上被高澄免职,赶去钻研律令。

虽然没有过具体时间约定,但到了如今太昌六年(537年),恰好三年。

三年之期已到,也该是用到他的时候。

封述才回洛阳不久,得知高澄召见,也明白他的用意,但今时不同往日。

三年里,他不止闭门苦读,更听从高澄当初的建议,凭着他的手令,往各地调研学习,于律法一道,别有造诣。

而这一点,高澄再次与他畅谈律令时,深有体会。

直到口干舌燥,趁着呼唤奴婢进来添茶水的空隙,高澄由衷夸赞道:

“君义甘于沉寂三年,今朝一鸣惊人,澄当刮目相待。”

“当年御史台众人,唯杜弼勇于任事,述不过尸位素餐之辈,却蒙大将军寄予厚望,又怎敢心生懈怠。”

封述倒是没有说假话,当年丢了御史的官职,被高澄逼着学法,其中深意,他心知肚明,若非往后要加以重用,又何必苦心安排,还特意赐下手令,任他来往各地府衙。

“大将军府如今正缺从事中郎一人,不知君义可愿屈就?”

面对高澄抛来的橄榄枝,封述不敢迟疑:

“得大将军看重,述感激涕零,愿受大将军驱使,以献绵薄之力。”

高澄闻言,朗声笑道:

“澄于君义,有大用,君义也该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重生北魏末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趣阁只为原作者我怎么可能是曹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怎么可能是曹贼并收藏重生北魏末年最新章节番外:高句丽(四)